全运会奖牌 “同心跃” 亮相 粤港澳三地元素融于方寸之间
6 月 10 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奖牌 “同心跃” 在广州正式发布,这枚承载粤港澳大湾区共融理念的奖牌揭开神秘面纱,以匠心设计诠释 “三地同心、共跃未来” 的深刻内涵。
奖牌设计以 “三花映牡丹” 为核心意象,代表广东木棉、香港紫荆、澳门莲花的花瓣交叠旋转,托举象征祖国的牡丹花,形成动态同心礼花。这种层次递进的立体结构,既延续了全运会会徽的设计语言,更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祖国坚实依托下蓬勃发展的图景。奖牌边缘精心雕刻的 66 道纹路,默默诉说着全运会自 1959 年以来走过的 66 年历程,而挂扣采用的港珠澳大桥 “同心结” 造型,则将三地紧密相连的地域特色与全运会凝聚全民的精神共鸣巧妙融合。
细节之处见真章
竞体项目奖牌重 354.5 克,群众赛事奖牌重 232 克,两款奖牌背面均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吉祥物 “喜洋洋”,其跃浪浮雕采用水纹压边工艺,灵动姿态与珠江、香江、濠江三江汇流的浪涛造型相映成趣,浪花融汇成数字 “15”,既呼应届别,又寓意体育精神如潮水般代代传承。群体项目奖牌更特别刻有毛主席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的题词,彰显 “全民全运” 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竞体项目奖牌正面首次摒弃文字,仅以图案呈现,通过三组莫比乌斯环形态的水圆环绕会徽,展现设计语言的纯粹与创新。这种突破性设计耗时两个多月反复雕琢,最终在方寸之间实现了粤港澳三地文化元素的精妙平衡。
设计团队的匠心之路
奖牌由周大福珠宝集团与广州美术学院联合设计,团队负责人林鸿胜表示,“同心跃” 的命名灵感源自港珠澳大桥的同心结,希望通过奖牌传递三地携手办好全运会的决心。为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团队巧妙运用 3D 金属打印工艺,使镂空花瓣可自由旋转,单枚奖牌通过 200 次抗摔测试,在保证工艺复杂度的同时兼顾实用性。配套的绶带以中国红为底色,织入 “三花映牡丹” 纹样,环保纸材包装与烫金工艺更凸显可持续发展理念。
全民期待的荣耀时刻
发布仪式上,亚洲飞人苏炳添点赞奖牌 “既熟悉又震撼”,尤其对 66 道纹路的历史寓意深表认同。广东女篮主教练郑薇则被奖牌的金色光泽吸引,直言 “期待带队夺金”。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于 11 月 9 日至 21 日在粤港澳三地举办,这枚承载着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的奖牌,终将成为运动健儿拼搏精神的最佳见证,在领奖台上绽放出属于大湾区的独特光芒。
evo官方网站(本文整合自新华网、光明网、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权威来源)
